河北11选5

本所概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河北11选5» 本所概况» 研究所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情况介绍

  一、历史沿革与发展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简称:中国农科院资划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

  研究所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科学前沿,建成为:世界一流的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综合研究机构;国家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以及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替代的国家级公益性、社会性研究所;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二、机构设置与人员情况

  目前研究所内设机构为27个,分别是:综合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处、科技与成果转化处、财务资产处、条件保障处、肥料评审登记管理处等7个管理部门;植物营养研究室、肥料研究室、土壤改良研究室、土壤植物互作研究室、耕地质量监测与保育研究室、面源污染研究室、土壤耕作研究室、区域发展研究室、农业资源利用研究室、农业遥感研究室、草地生态研究室、智慧农业研究室、食用菌研究室、微生物资源研究室等14个科研机构;期刊信息中心、产业开发服务中心、土壤肥料测试中心、菌肥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盐碱土改良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等6个支撑机构。

  研究所实有人数895人,包括在职职工285人(包括科技人员183人,科辅人员62人,管理人员40人),离退休职工224人,在读研究生380人(含留学生),博士后41人,长期聘用人员158人。在职职工中,高级职称占68%,拥有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占67%。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7人(个)。

  三、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

  研究所以植物营养与肥料、农业遥感与信息、农业土壤、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农业生态、农业区域发展等为核心研究领域,设有植物营养、肥料及施肥技术、土壤培肥与改良、土壤植物互作、耕地质量监测与保育、面源污染、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农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农业资源利用与区划、农业遥感、草地生态遥感、智慧农业、食用菌遗传育种与栽培、农业微生物资源等14个研究方向,按照每个研究方向相应建立了14个创新团队。

  60年来,研究所牵头主持了数百项国家重大项目,在南方红黄壤土壤改良、北方盐碱地治理、农业微生物资源挖掘利用、新型肥料研制、测土配方技术、农业遥感业务化应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划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0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50余项。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课题)631 项;发表学术论文 3530 篇,其中 SCI、EI 收录 1025 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365 项,其中发明专利 225 项;获得软件著作权 453 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 117 个。

  四、科研与教育条件

  研究所现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为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为国家菌种资源库。拥有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5个,包括农业农村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综合)、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综合)、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专业)、农业微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重点实验室(专业)和草地资源监测评价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专业)。

  现有各级试验站(基地)10个,包括湖南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北京昌平土壤质量等3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农业农村部山东德州、河北迁西、河南洛阳、北京昌平等4个部级野外观测台站,以及河北廊坊、江西进贤、河北平泉等3个试验基地。

  此外,依托研究所,还建有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农业农村部微生物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全国农业资源区划信息中心和国土资源农业利用研究中心等机构。

  研究所是国家发改委甲级农业工程咨询资信单位,也是国家遥感中心农业应用部、农业农村部遥感应用中心研究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中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和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的挂靠单位。

  编辑出版《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农业信息》《农业科研经济管理》和《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等学术刊物。

  与欧盟联合研究中心、日本东京大学等超过30个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领域和交流机制。现建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植物营养创新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比利时根特大学全球变化与粮食安全联合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新西兰皇家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土壤分子生态学联合实验室、中德农业科技合作平台、中国农业科学院-日本国际农林水产研究所农业发展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可持续农业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合作平台。

  在博士后培养方面,研究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利用博士后流动站依托单位,主要招收生物化学、分子生物、生物物理学、作物生态学、植物营养、土壤科学、农业水资源利用、农业区域发展、农业遥感、草地资源利用及农业微生物等10个方向的博士后。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研究所现拥有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等3个一级学科,拥有微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农业环境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业遥感、区域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等8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